精选100句非常经典的读书名言(文案85句)
关于读书的成语100个
1、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1)、中国古代成语故事连环画第六辑:青出于蓝 按图索骥 乐不思蜀 作法自毙 推心置腹 入木三分 前倨后恭 半途而废 瓜田李下 世外桃源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3)、十年寒窗shí nián hán chuāng)形容长年刻苦读书。寒窗:冬天在寒冷的窗前读书。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4)、(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5)、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6)、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7)、中国古代成语故事连环画第十辑:东山再起 南柯一梦 兵不厌诈 家徒四壁 削足适履 举世瞩目 画虎类犬 鸟尽弓藏 曲突徙薪 死里逃生
(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0)、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1)、(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12)、(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13)、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4)、例句1:提质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小康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更多人享受到了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普通人能徜徉于书海,纵情于艺术,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惊叹,成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滋养。
(15)、(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6)、 凿壁偷光(záobìtōuguāng)
(17)、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18)、http://www.zzlib.org.cn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http://www.lzlib.com.cn/
2、100句非常经典的读书名言
(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6)、韦编三绝.这句成语出自史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说的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读古书竹简时翻烂了连接竹简的绳子许多次,比喻读书不厌其烦,反复鉴赏,仔细玩味。我们考试复习的时候也要反复复习几遍,韦编三绝,甚至把课本翻烂了才行。
(7)、更多资源敬请关注名校课堂同步ID:andcetv
(8)、http://www.sylib.net/sylib/index
(9)、典故启示:虽然告诉我们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劳逸结合的。
(1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1)、http://www.library.sh.cn/jump/
(12)、例句:飏翁!你真可谓~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13)、(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14)、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6)、?这10部宫崎骏暖心动漫电影,治愈了无数孩子,假期一定让孩子看(直接观看)
(17)、http://www.changshalib.cn/
(18)、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19)、http://www.hhhtlib.cn/
(20)、http://www.sjzlib.cn/sjzlib/web/index.do
3、中华成语千句文注音版
(1)、(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2)、 (解释):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
(3)、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4)、 (出自):《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5)、(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6)、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7)、 入群不白嫖资源,谋求提高,参与交流,对教育的理念、想法基本一致。
(8)、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9)、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0)、http://www.hflib.org.cn/
(11)、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4)、(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5)、 藏之名山(cángzhīmíngshān)
(16)、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17)、释义:彼此的忧喜、祸福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8)、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9)、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20)、(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4、激励少年读书的诗句
(1)、例句1:伟大的成就与变革,往往是前所未有的,是荡气回肠的,是惊心动魄的,却没有一个是轻而易举的,是信手拈来的,是一蹴而就的。
(2)、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3)、悬梁刺股.就是头悬梁和锥刺股两个故事组成。东汉政治家孙敬读书时为防自己读书打盹,把头发拴在屋梁上,而战国时苏秦读书时困倦就用锥子扎大腿,清醒后再坚持读书,这么用心,实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人生能有几回搏,该拼搏时就拼搏,再不刻苦用功,黄瓜菜都凉了,后悔都来不及了。
(4)、译文:苦读十年之间没有人听说,科考成功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http://www.gzlib.org.cn/
(7)、读书光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不够,要怎么把书本内容记起来,是许多人头痛的问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皇帝很早就把孩子叫起来读书:“卯时(上午五至七时),皇子进入学堂,师傅行过礼后,皇子开始背诵儒家经典《礼记》。遵照皇父(康熙)‘书必背足一百二十遍’的规定,每背一遍,画一记号,背足遍数,师傅检查一字不错之后,另画一段背诵。”可以想见,古人并非多么天资聪颖,为了能让珍贵的知识印在脑海里,可是下足了苦功,即使贵为皇子也不例外。当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背诵,所以慎选有价值的书是很必要的,因此才有所谓的“经”书。经书就是“经常要看的书”,既然经常要看,那么不如就背下来吧,尤其是在过去书籍缺乏的年代。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读到后来自然熟能生巧,随着年纪和生活经验的增长,对书本内涵也会有新的体会与认识。
(8)、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0)、 囊萤映雪(nángyíngyìngxuě)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一书付梓,各有名分:开本为一书规模,印张为书之页码。上为书脑,下为书根。腰封包封保护内封,飘口订口壮美书容。书顶为上切口,书根为下切口。夹衬为作者赠言之处,环衬乃著名出处之所。书名标于书脊封面,版权印于前扉后扉。书腰应端正,书槽要匀称。书签带便于读后留页,堵布头乃一书之锁钥。书眉为边白,亦称天头;书后为后记,亦是题跋。书袋为书囊,乃盛书专用;书台是书案,弄墨者乐园。
(13)、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14)、http://www.xalib.org.cn
(15)、(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16)、(解释)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17)、 三坟五典(sānfénwǔdiǎn)
(1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能否树立,看读书坚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间辍学,定半途而废。养花养鱼不如养书,养钱养物逊于养德。灯下永久挚友,枕边一生至交。美德容之镜鉴,正品性之规矩。学人羞于一时缺,读者唯恐半日无。开卷有益,童年恋书,人生大幸;情有独钟,老不释卷,壮丽终生。
(19)、 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
(20)、(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5、关于读书的四字成语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3)、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4)、(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5)、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