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收集10句气象谚语(文案69句)
气象谚语10条
1、气象谚语10条一年级下册
(1)、不见兔子不撒鹰。比喻做事时要抓住时机,认准目标。
(2)、猫偷吃奶油时总是闭着眼(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农业气象谚语大全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3)、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乌龙打坝,不阴就下。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云交云雨淋淋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屏山出云,不用问神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鱼鳞云,不雨也风颠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云结亲,雨更猛
(4)、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5)、与上述情况相反,在“灌浆”期出现连续水分供应过多,就会从老茎基部再生出新蘖,消耗养分,降低产量。此外,成熟时籽粒水分过多,品质变坏,蛋白质含量降低。到收获时,就会发现种子或果实发育不好,而颖麸却很多,即“涝出糠”。
(6)、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气象的谚语3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7)、咆哮的水中无鱼(夸夸其谈的人没有真才实学)
(8)、《西藏民间气象谚语》(藏文版)正式出版发行,不仅填补了高原气象观测传统民间文化资料空白,给研究现代高原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而且对保护和传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9)、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崇明的各个气象哨因种种原因停办,而秦卫堂高超的“看天”本领是他所在的育林中学气象哨长盛不衰的保障,直到1992年3月,秦卫堂退休,育林中学气象哨成了岛上百叶箱门最后关上的一个气象哨。
(10)、经由不断的观察,配合反复的实证,天气谚语虽然是假设,但亦能提供部份有用的资料。因为天气谚语是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而得,因此并不能称其为不科学。然而,其有地区局限性,未必是全球通用。
(11)、看天象测天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12)、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13)、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14)、② 高压区盛行下沉气流,下沉气流把薄云分割成小块,在云块的空隙,可以看见蓝天,两者交相辉映,形成"鱼鳞状"或”瓦块状”;
(15)、交一个工作生活的帮手,开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条喜欢小岛的理由
(16)、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及,冬起东风雪边天。
(17)、20)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18)、“热得很”,是指热得不正常,人感到难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出现这种情况,表明天快要下雨了。人热得难受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空气温度高。如果气温接近或超过人体正常体温,人体内的热量就不易散发出来;一方面是空气中含的水汽多,我们身上毛孔里的汗,不能很快得到蒸发。空气温度高,容易产生较强的上升气流。空气中水汽增多,就容易凝结成云雨。因此流传的“今日热得很,明日雨儿下得稳”是有科学道理的。
(19)、含有糠的米为粗米,而去糠的米则为精米。《琵琶记·糟糠自厌》:“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
(20)、蝉:蝉鸣天气晴,雨天蝉不鸣;蝉在雨中叫,预报晴天到;蝉儿鸣叫,雨季早停止;蝉鸣结束早,秋季转凉早。
2、收集10句气象谚语
(1)、从秦卫堂编著再版的这本测天“宝典”中,我们还会感受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学到许多科学的知识,增长不少实用的本领。特别是对有志于天气谚语及其应用研究的读者,则更能从中得到启迪和激励。
(2)、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3)、民间解释:东方、南方出现彩虹,说明天晴了,都是好天气,西方出现彩虹就要下雨。专家解释: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尤其是雷阵雨后。东方出现彩虹,就说明东方的云水汽丰富,水滴也大。在北半球,除了台风这种天气系统以外,其他天气系统都是自西向东影响我省。所以东方出现彩虹,雷雨就远离我们这儿了。同样道理,西方出现彩虹,主要的天气系统还是自西向东影响我省,如果不下雨就怪了。而南方出现彩虹,就说明雷阵雨在南侧,已经偏南移,所以就会出现高温、少雨、干旱的情况。
(4)、1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5)、物象燕子低飞,天将雨。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蚂蚁搬家,天将雨。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猪衔草,寒潮到。狗泡水,天将雨;鸡晒翅,天将雨。蜜蜂迟归,雨来风吹。蚯蚓封洞,有大雨。日暖夜寒,东海也乾。看云测天谚语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乌龙打坝,不阴就下。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雷电声光测天谚语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露水闪,来日晴。急雷快晴,闷雷难晴。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观风测天谚语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开门风,闭门雨。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东风急,雨打壁。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及,冬起东风雪边天。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西北风开天锁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南风不过过三不雨就阴天风乱转,不用算东风湿,西风北风寒,南风暖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雨暴
(6)、(10)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江苏气象谚语、湖北气象谚语)气象的谚语2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7)、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8)、●朋友圈里点赞最高的20条神回复,幽默精辟,真绝了!
(9)、昴星团在我们中国传统星官中属于“四象”中的“西方白虎”,是西方白虎的七宿中的第四宿,代表动物是“昴日鸡”,在《西游记》中曾帮助悟空战胜蝎子精的,就是这位“昴宿星君”。我们中国人在很古的时候就知道如果日落时昴宿在中天,就说明是冬季了。
(10)、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11)、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十雾九晴。
(12)、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气象谚语篇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13)、“宝贝画天气”第三季投票活动正式开启(精美大奖等你来!)
(14)、雁:雁飞海口,天气晴好;雁飞内陆,有大风暴;群雁南飞,天将转冷;群雁北飞,天将转暖。
(15)、意思是说八月十五中秋节乌云遮住月亮,那么来年正月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下雪。这个好象越来越不灵了,现在中秋节阴雨多云甚至下大雨的都经常有,但正月十五元宵节下雪的却极少见,甚至有些年份的冬春一次雪都不下了。
(16)、1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17)、正月打雷打的贼,二月打雷遍地蛇,三月打雷桃花水。
(18)、对了,“七女星”在天文学上叫“昴星团”,位于八十八个星座区域的“金牛座”,因7颗明亮恒星(一般视力看到6颗)松散在一起,所以我们称其为“七女星”。
(19)、夏作秋,没得收。五月不热,稻谷不结。六月不热,稻子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三伏不热,五谷不结。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人热了跳,稻热了笑。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麦里苦虫,不冻不行。冻断麦根,挑断麻绳。冷收麦,热收秋。
(20)、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3、天气谚语30条
(1)、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不下雨,一个夏天就不下雨。
(2)、北京正式入春,较常年提前8天!春暖花开的北京惊艳了全世界
(3)、天气的谚语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高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4)、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5)、农历五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同时也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小麦的收割时间,在小麦收割的季节,需要一个良好的晴天环境,来收割夏季作物。如果遇雨就不能及时地颗粒归仓,而有可能在穗上生芽或不能及时晾晒发生霉变,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但同时最好也不能一点不下雨,五月份也是抢种秋种子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降水保证种子的健康生长。虽然禾苗的成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但也不见得旱天不好,一定的干旱不仅不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反而有利于农作物的根部更好地发展,为后来的生长打下基础。
(6)、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7)、蚂蚁预报天气法--蚂蚁成群出洞,预示大雨将临,俗话有“蚂蚁成群,明天不晴”的说法。
(8)、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
(9)、如果长时间下雨,听见鸟鸣声,则会很快雨过天晴!
(10)、冬至静,五谷丰要是冬至那天气候良好,那么来年谷物就会收成好。●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清明前犁铁,清明后犁土。冬季要求早耕,让土壤有较长的风化时间,一般说,冬至后翻犁耕地不如冬至前好,而清明前犁田地比清明后好,其道理是相同的。●十二月下雨宝,有麦无麦杆十二月是少雨季节,所以在十二月所降的雨被称为“雨母”,也称为“雨宝”。此时下的雨对冬小麦的生长十分有利。●清明燥清明时节往往刮东北风或北风,气候干燥,对作田畦、整地十分适宜,但对下种不宜。●南方报每年南风一般有一百零八日,“南方报”是在四月间,对田间耕作十分有利。●“布”(播)田挂北风在春季刮东北风则气候干燥,如果早稻插秧时遇到北风,则对秧苗的生长极为不利。●东风赤日农历四月间,要是刮东风,将连续晴天丽日,会造成旱情,影响早稻插秧。●南风打过西,早稻堆满街“南风打过西”是暴雨成灾的预兆,“早稻堆满街”,也说为“早稻堆满溪”,即刚收获的早稻漂流满街或满溪。●水稻开花遇东风,将来晒谷不要扬水稻靠风传媒花粉,当水稻开花期间遇到拂拂的东风,有助于传粉,可使颗粒饱满,减少空谷,故言“将来晒谷不要扬”。●立夏北风如毒药立夏是插秧耘草的时节,此时如果刮北风,则对秧苗生长极不利,故把北风比作毒药。●六月无好风,各人要预防农历六月是早稻临近收割的时间,此时遇到台风,农作物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六月无好风,七月无好雨农历六月与七月分别是水稻抽穗和收割季节,所以此时的风和雨都会影响到水
(11)、上角多风雨,下角广种田,月口刀兵动,月后大荒年。
(12)、2016年,在山南市科技局的专项支持下,市气象局启动“收集整理西藏民间气象谚语出版”课题研究项目,组织专家深入全区7市(地)72个县(区)和大部分乡(镇),历时1年多,先后采访200多名60岁以上老者,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气象谚语和传统农耕文化、牧区文化相关资料,并经项目专家组审定后,最终汇编成融真实性、文化性、史料性、科学性、研究性为一体的《西藏民间气象谚语》一书。同时,该项目还被中国气象局评为2017年度全国气象部门创新项目。
(13)、黑暗处的猫都是灰色的(人未出名时看起来都是差不多)
(14)、第这些谚语是千万年间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很多能与现代气象学理论相暗合。但因为受当时生产条件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这些谚语大多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尚不能提高到科学理论的境界。
(15)、朝雾不收,细雨淋淋。气象的谚语13包谷抓把粪,越长越来劲。
(16)、在农作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初期,受精作用已经完成,种子的胚胎开始生长,此时又称为“灌浆期”。这个时期营养物质从母体各处运到籽粒,物质的运输与水分状况有关。此时如果出现旱情,会导致有机物液流运输变慢,造成灌浆困难,导致籽粒瘦小。所以无论植物发育前期的营养条件多么优越,只要在“灌浆”时出现干旱,就会出“秕子”。
(17)、看雾测天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18)、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19)、....................................................................
(20)、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4、气象谚语10条蚂蚁搬家
(1)、地球上纬度较适中的地区,大约在北纬或南纬30°至60°,为人类主要活动地带。而在这些地方的天气转变较为明显,并不会长年持续相同的气候,今天是潮湿的晴天,明天可以是寒冷的雷雨天。
(2)、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不下就阴天。
(3)、这个有点像气象谚语,但更像是天象谚语,反正流传好久了,好象好多地方都知道。意思是说每年正月初初八两天晚上,看月亮(正好是上弦月)与“七女星”的位置关系,如果“七女星”在上弦月的上角方向则这一年多风多雨,也可能风调雨顺;如果在下角则是种田的好年成;如正对月口则有些地方要打仗;如果在月亮背后,则年成不好,是荒年。关于观看这个天象,还有一个附加说明,就是“七看、八定、九穿星”,意思是说正月初七就可以观察了,初八最准,到初九就不灵了。关于“九穿星”,我现在猜想可能是与“月掩昴星团”有关。
(4)、一般地说,春季仍然是冷空气得势的时候,地面最多的风向大都是偏北风,难得吹偏南风。只有当北方冷空气正在酝酿过程而尚未南下时,暖空气才得乘虚而入,地面风向转为偏南风,气温明显升高,天气闷热。但好景不长,过不了一两天,北方就有强冷空气爆发南下,气温便显著下降,人畜都会感到难以忍受而要寻找取暖处,故有“三日南风狗钻灶”的说法。这种天气,就是农村里常说的“赤骨里暴”。
(5)、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6)、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大雪兆丰年。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冬雪是被,春雪是鬼。冬雪年丰,春雪无用。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寒损根,霜打头。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荞麦见霜,粒粒脱光。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北风无露定有霜。霜打片、雹打线。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不怕旱苗,只怕旱籽。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圩田好种,梅雨难过。圩田好作,五月难过。圩田隔夜是荒年。水荒头,旱荒尾。水荒百日,旱荒一年。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7)、旱涝会导致农作物中空减产,成为秕子或者糠。(谷秕子是未成熟的谷子。糠是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8)、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气象的`谚语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9)、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不下就阴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