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格言联璧学问(文案133句)
格言联璧
1、格言联璧·接物类
(1)、(译文)多做好事,福气会来,这是上天决定的。努力耕种,加倍收获,是地所决定的。教导子孙做善事,后代兴盛,是人所决定的。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大度,那个人一定会长寿;每个想法都是好意,为别人着想,那个人一定会左右逢源交好运。
(2)、距指边缘,指到很远的地方。穷山距海,指到达山的尽头,海的边际。可以引申翻译为极高的山宽,极辽阔的大海。
(3)、(薛道衡《人日思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昔孟母,择邻处。
(5)、觅地如瞽,谈地如舞,矜异传而谤同道者,地师之无耻也。
(6)、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7)、(译文)婚嫁如讲究财礼的多少,夫妇之道最终会丧失殆尽;丧葬如乞求福穴,父子的情分终究也会断绝。
(8)、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9)、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同生极乐国。
(10)、(译文)在家门之内不说轻薄话语,则夫妻关系和睦;在床榻上听不见调笑,则双方相敬如宾的家风随之而形成。
(11)、做坏事怕人知道,虽坏却有转好的希望;做善事希望他人知道,虽好却潜伏恶的根源。
(12)、(译文)切不要忘记祖先积下的阴德,要知道文字是没有力量的,考场之中全靠祖先积下的阴德在起作用;最怕平素心术不正,主考官眼睛毕竟是雪亮的,能看透人的内心世界。
(13)、清淡宜剪烛.狂啸宜登台,逸兴宜投壶,结想宜欹枕,
(14)、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15)、天理以心为基础,心死于欲望而天理灭绝,像植物一样枝叶枯黄其实根已腐败。心以天理为根本,天理被欲念所害而心死,像泉水枯竭而河流也干了。
(16)、在无人知晓的时候做善事叫做积阴德,其得到的回报,和阳德相比要多出一倍,在无人知晓的时候做坏事叫做阴恶,其报应和阳恶相比,更为惨重。
(17)、(教师教学用书)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上册汇总
(18)、(译文)读书的人品格不会低下,辛勤耕耘的人不会遭饥饿,积德的人行为正直,谨慎选择朋友的人不会失败。
(19)、小人脸比城墙厚,炮弹轰不透。无耻则无畏,怎么有利怎么干、怎么自私怎么来,时时处处无所顾忌,反而时时处处显得坦坦荡荡。
(20)、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2、格言联璧学问
(1)、肆意傲慢的人招致侮辱,忌讳过错的人助长恶习,贪图私利的人有害自己,放纵欲望的人戕害生命。
(2)、谋教职时,像老鼠,狡诈窥探,获教席后,像老虎,猖狂骄横,鄙夷傲视主人,又敷衍糊弄学生,这是设馆授徒的塾师的无耻行径啊!卖药吹嘘,如神仙,包治百病,下剂用药,如疯子,轻举妄动,伤害病人性命,又推诿天命使然,这是救死扶伤的医师的无耻行径啊!觅风水时,像瞎子,胡指滥点,谈风水时,充内行,手舞足蹈,矜夸神异传言,又诽谤贬损同行,这是察看风水的地师的无耻行径啊!
(3)、(小学语文)1-6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汇总
(4)、《格言联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6)、然曾子临终,尚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蘧伯玉行年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以德不修,学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为忧。行年尚欲天假数年,以期学易而免大过。
(7)、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8)、(译文)知道美色像花一样不能耐久,那么迷恋自会消除。悦耳动听的音乐和流水有何不同?听过就忘,为何沉溺其中呢?
(9)、孟子以夜气不足以存者,为违禽兽不远。又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是知任心纵意,胡作非为者,不过名之为人,实则与禽兽或相埒,或不如矣。
(10)、(译文)我是福德少的人,应该多做惜福和积德的事。福气少的人必定刻薄,愈刻薄则福气愈少。福份厚的人必定宽厚,愈宽厚则福分愈多。
(11)、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
(12)、(4)(夜气)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13)、(译文)持盈保泰,自知满足,一辈子也不会遭到屈辱;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一辈子也不会蒙受羞耻。
(14)、解事宜读史,得意宜临书,静坐宜焚香,醒睡宜嚼茗,
(15)、〖南北朝〗颜之推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16)、(诸葛亮《后出师表》)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7)、(译文)用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容貌体态,用心灵可以预见将来的吉凶祸福。
(18)、《宋之文《渡汉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9)、(译文)以言语来劝导人们,可以奏效一时,而用书籍来教育人们,则可以影响百世。
(20)、罪莫大于亵天,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
3、格言联璧
(1)、——英国谚语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藏族谚语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2)、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
(3)、(译文)无法驱除炎热,但可以驱除令人烦恼之事,清凉的秋意正在清凉台上。贫穷无法排遣,但可以遣散无穷的忧愁,安乐之心中充满生机。
(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专止.〖唐〗韩愈
(5)、游鱼吃饵,飞蛾扑火,未得到利益却先送了性命。猩猩喝醉酒,蚊子吸饱人血,虽然得到利益,但却随即丧生。鸬鹚吃鱼,蜜蜂酿蜜,虽然得到利益但却得不到享受。不消除欲望,就如同飞蛾扑火,烧毁自己才罢休。贪心不除,就如同猩猩贪酒一样,被鞭打流血才肯罢休。
(6)、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7)、倦游宜听雨,玄悟宜对雪,辟寒宜映日,空累宜看云-
(8)、(译文)善于用力的人,就要用力行善;善于用势的人,就要用势行善;善于用智的人,就要用智行善;善于用财的人,就要用财行善。
(9)、无远弗届,属于成语,指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10)、为善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朋友乡党敬之,虽鬼神亦阴相之;
(11)、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选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12)、(译文)仁厚或刻薄,是人的性命关。谦虚或骄傲,是人的福祸关。勤俭或奢惰,是人的贫富关。养生或纵欲,是人的生死关。
(13)、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急难险重、难活儿累活儿,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有了官位和利益,恨不能全抢到自己手里;不讲规则、不按公理,有利就上、有难就躲。削尖脑袋、不要脸皮。这样的人总爱抱怨和嘲讽他人,把错误和失误都推到别人身上,把自己夸得又高又大跟花儿一样,其实他们就是蛆。
(14)、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15)、(译文)想要造福儿孙后代,便须使心地宽厚;想要成家立业,应该事事谦让,有容忍之心。
(16)、(1)(三才)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汉王符《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17)、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生存,必然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锻炼出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18)、感慨夏日种田的劳苦,像秋天的毫芒般没有益处。笑那迂腐之人眼光短浅,如春梦般醒后才能回到现实。
(19)、(译文)进入宝山之中一切都是宝,有谦虚的美德,仁慈之心的人为吉祥。
(2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有关父恩和母恩的名言警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4、格言联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2)、〖汉〗刘安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3)、世之愚人,每以奢为有福,以杀为有禄,以婬为有缘,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以争为有气,以嗔为有威,以赌为有技,以讼为有才,可不哀哉。
(4)、(李白《静夜思》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5)、面对荆棘丛生的荒野,却盼待五谷丰登的人愚不可及;胸中充满卑劣的私欲,却祈求吉福降临的人悖谬不通。
(6)、距指边缘,指到很远的地方。穷山距海,指到达山的尽头,海的边际。可以引申翻译为极高的山宽,极辽阔的大海。
(7)、所以现在有这么句话:不要脸的总是有面子,要脸的总是没面子。
(8)、孟子认为,夜间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不足以保存下来的那些人,距离禽兽已经不远了。又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普通人将这一点抛弃,君子将这一点保存。由此知道,那些随意放纵、胡作非为的人,只不过名义上是人,实则与禽兽等同,或者还不如禽兽。
(9)、(译文)兄弟骨肉相连,而妻子是割开骨肉的刀子和利锥;兄弟同甘共苦吃的是一锅饭,而妻子正像是或酸或咸的调味品。
(10)、(译文)人世如网,怎能跳出来?只应忍耐,而安于现状,这就是生活之网中的安乐窝;世间的俗务,那能丢得光?只要不另起炉灶,不自寻烦恼,就是火坑中的清凉剂。
(11)、刻成,问序于余。因略述三才名义,与圣贤格致工夫,以期与本集所说,互相发明。令学者得亲切下手之工夫,而进德不息,以至与天地参而后已也。其具眼者,当不以余言为背谬也。
(12)、(译文)有一点慈爱之心,不但是积系仁德的种子,更是积系福气萌芽,看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有一点容忍的念头,不但是品德气度无量,也是无尽的福泽,看看哪有不宽宏大度的君子?
(13)、家道的兴衰,长短虽不一样,但是轮流替换如日夜。人的智谋有聪明愚笨的不同,但上天扬善罚恶却最为严厉分明。
(14)、《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15)、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璿《忆母》。"关于儿女很孝顺"的诗句有什么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6)、天理是清虚的东西,清虚主灵,灵了就长存。而人欲是渣滓秽物,所以会死亡。
(17)、(译文)固执的人福分少,处事通达的人福分多;急躁的人寿命短,宽宏大度的人寿命长。
(18)、有仁心的人,心胸宽广,凡事都有宽舒平和的气象,所以福气聚集而仁泽广泛。鄙俗的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所以福薄而恩泽短暂。
(19)、(译文)身世多舛误险恶,急需寻觅安身立命之处;光阴如匆匆过客,切莫埋没了时间的主人。
(20)、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
5、格言联璧原文全文
(1)、——清·黄景仁《别老母》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2)、(2)(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处意为:格除私欲,以显良知。印祖在《复念佛居士书》中有云:光近来作一格物致知确解,今为陈之。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此圣人为天下后世所立修己治心之大法。修齐治平在是。超凡入圣亦在是。于此用功最省力。而其所得之利益,随各人之工夫浅深,为贤为圣,乃至为佛,悉由是得。况其下焉者乎。惜后儒不察,以物为事物,以知为知识。则是以根本之根本,认为枝末之枝末。又以枝末之枝末,认为根本之根本。不但不得圣人之意,亦乱圣人之文。何以言之,以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极省力,极简便,举念即得之法。弃之不讲,令人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以期诚意正心者,则举世难得其人矣。由宋儒误认物为外物,故后儒只云诚正,而不提格致。此理极明显,以自命得圣人心传者错解之。致圣人教人修己治心之道,晦塞不彰。可不哀哉。
(3)、阴险恶毒,暗算别人的人,殊不知最后算计了自家的儿孙后代,造谣生事,诽谤别人的人,其实是最终添加了自身的罪孽祸殃。
(4)、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5)、(译文)富贵贫贱难以令人满意,若知足就能称心如意;自然美景没有不变的主人,有闲适之心观赏便是主人。
(6)、扬州的张瑞曾居士,小时候就将这本书奉为准则。继而想要分享给大家,于是就详细校订。又用褒贬圈点法,标示出其中应当效法和应当禁戒的地方。使阅读的人省心省力而知道取舍,这番心意可以说是热诚而真挚啊。
(7)、——唐·李商隐《送母回乡》译文:无法报答母亲的爱,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唐释师范《颂古四十四首》译文:历史上各个名留青史的人,他们从来都是孝顺的。
(8)、毋以嗜欲杀身,毋以货财杀子孙,毋以政事杀百姓,毋以学术杀天下后世。
(9)、膏粱积于家,而剥削人之糠秕,终必自盲其膏粱;
(10)、靠写风花雪月之类的文字供人欣赏,这叫亵渎神灵;凭作诗词书画戏谑调情来显露才华,这叫侮辱圣贤。
(11)、字严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12)、〖唐〗王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13)、肆傲者纳侮,诲过者长恶,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
(1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5)、不为嗜好伤身体,不为钱财害子孙,不因政事害百姓,不假学术之名而遗祸后世。
(16)、人之所以与天、地并称为三才,是因为人能格物致知(格除私欲、以显良知)、克己复礼(战胜己私、还归真理),来彰明自己的性德,从而保持在至善的境界。如果抛开这一点,人就只是有血肉呼吸的一类动物而已,哪里能和天、地并立,称为三才呢。
(17)、校编 | 耀持法师、李瑞、高峰、杨俊华、王彬、邓斌、张英俐等
(18)、(译文)知足的人,经常无忧无虑;能忍的人,自然消祸免灾。
(19)、 修养德行应弹琴,修炼智慧应下棋,排解情绪应赋诗,维系气氛应当饮酒,明白事理应该阅读史书,得意时最好临摹毛笔字帖,静坐时最好焚香祈祷,睡醒后最好品一品名茶,体验物情最好观览一番画卷,在舒适的环境里适合轻声歌唱,观察天气应当亲手浇花,保养身体安康应当学习药学,有隐居之心应当逗鹤,孤单时应当听一听虫鸣,游玩逗趣时应当观赏游鱼,遗忘心机最好饲养雀鸟,寻找幽静最好在草丛中,品尝淡雅之味宜掬饮泉水,独自站立时最好登山望远,悠闲吟诗当倚楼而作,傍晚清淡应当点灯,狂啸应登上高台而喊,有闲情雅志时就应当嬉戏玩耍,聚精会神地思考时应当依靠着枕头,不想交往就应当闭门不出,寻找美景应当携带食物,欲清爽兴致应当临风,满怀忧愁时应当伫望月亮,游玩疲倦时应当倾听雨声,悟透事情的玄机应当对雪,驱除寒冷应当晒太阳,劳累时应当看飘逸的白云,谈禅论道应当拜访好友,造福后代应当行善积德。
(20)、(译文)亲近的人不能受感动,就无法感化远近的人。小事情不能调理,就不能治理大事。亲友不能联属,就不能匡正关系疏远的人。一家的生计不能照料,就不能安养人民,家中的子弟不守规矩,就不能教诲他人。
(1)、——希腊谚语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萨克雷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2)、(译文)人的善恶念头,萌生于夜深人静时,而隐化于静处;怜悯之心,发于突然看见的那一瞬间,而有所感动。
(3)、《劝孝歌》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4)、(译文)对于原配,应防她庇护子女的过失;对于继室,应防她诬赖前室子女的过错。
(5)、《格言联璧》,看书名就知道是一些名人格言,但是这些格言我认为都是一些精品,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格言。而且值得一说,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夯实。不仅有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敦品类、还有我们生活中贴近的处事接物类、齐家从政类,还有惠吉类等。内容可以说把一个人的一生都写进去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优美,没有太过华丽的去描述,通过简单对称的古文,就一语道出了人生真谛,非常适合阅读。
(6)、(5)(圭臬)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7)、安肆非但日愉也,意纵神驰,虽累月经年,亦形迅驶。
(8)、(6)(与天地参)《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9)、所以日常生活中判别小人,这是一条最根本的标准。凡是能够站在团队和集体立场上处事的人,不是小人;凡是内心深处只盘算一己私利的人,不管他多么善于伪装和矫饰,尽管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堂而皇之、急公好义,口口声声为别人、为集体,但那也确定是小人无疑。这样的人迟早有一天会被人看穿,“日久见人心”,没有人能长久是伪装下去。
(10)、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1)、理以心为用,心死于欲则理灭,如根株斩而本亦坏也;
(12)、星月明朗的夜晚,什么地方不可以自由飞翔?可飞蛾偏偏要扑向灯火;青草清泉,什么东西不可吃喝?可苍蝇蚊子却偏偏要追腥逐臭。
(13)、(译文)事事都追求满足,其结果总是不能满足,懂得知足常乐的真谛,就会心满意足了;天天都盼待闲暇,学会忙里偷闲的妙法,就能优哉优哉了。
(14)、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15)、养德宜操琴。炼智宜弹棋,遣情宜赋诗,辅气宜酌酒,
(16)、陷一无辜,与操刀杀人者何别?释一大憝,与纵虎伤人者无殊!
(17)、(译文)治家严格,家庭便宜和睦;居乡宽恕,则邻里和睦。治理家政切忌宽恕无度,更应禁忌严格;料理家务切忌奢侈无度,更应禁忌吝啬。
(18)、造恶于人所不知,是谓阴恶,阴恶之报,较阳恶加惨。
(19)、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20)、卖药如仙,用药如颠,贼人命而诿天数者,医师之无耻也;
(1)、(译文)每天说好话不如做一件善事;一辈子做善事,要小心做错一件事。人力、物力艰难,要知道吃饭、穿衣的不容易;时间过得很快,就是读书、做善事又能做多少?
(2)、(译文)子女有才能,要压抑对他的爱心而不放松对他的教诲,所以子女才不会因骄傲而失败。子女不成材,要严加教诲而又不减少对他们的爱,所以他们不会因怨恨而远离。
(3)、(译文)没有家庭气氛和睦而家不昌盛的;没有家庭中暴唳之气聚集而家不衰败的。
(4)、天下无数令人景仰赞叹的好事,都是由轻视自身利益所成的;如果对私利看得很轻,在处理各种事务时,都会与天道公理相吻合,培养成圣贤君子,就要从小事做起。天下无数使人憎恶切齿的坏事,都是由看重自身利益所导致;如果把私利看得重,在考虑各种问题时,都会与常人之心相违悖,堕落成强盗恶棍,都是从这小事开端。
(5)、人情的冷暖,富贵人较贫困人体会深刻。感受嫉妒的心,手足骨肉比外人还严重。
(6)、虽说这是圣贤们以身说法,来勉励后学。其实也是圣贤们格物致知的工夫,自强不息,没有停止的时候啊。绍兴的金兰生先生,辑录了先辈贤哲们警策身心的语句,编成《格言联璧》一书。让学习的人如同进入宝山,随手拾取,就有收获。功德实在不小。
(7)、兄弟友爱,其中自有和乐。子孙贤良,此外还有何求。
(8)、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9)、格物致知(格除私欲、以显良知),这是诸位圣人所传授的心法。因为人的私欲,是借着外境而生起。必须将这私欲之物格除干净,而我们心中本有的良知,自然可以全体显现了。本有的良知,就是明德。
(10)、最大的罪恶在于亵渎上天,最大的恶行在于无廉耻,最大的过错在于多嘴多舌。
(11)、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2)、(译文)现在所享的福泽是祖宗所给,不能不爱惜;将来的福泽是留给子孙的,不能不培植。现在我享的福泽像点油灯,即将枯竭,未来的福泽像添油,愈加愈亮。
(13)、勤俭是治家的根本;和顺是齐家的根本;保家的根本是谨慎;起家的根本是诗书;传家的根本是忠孝。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