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爱国诗句4句4字(文案124句)
爱国诗句4句5字
1、爱国的古诗4句5字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
(3)、《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花溅泪(流泪),恨别鸟惊心。
(5)、《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宋代:于谦《石灰吟》
(7)、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抗元战争)寥落四周星(四周年)。
(9)、《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0)、——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1)、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唯妙唯肖的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12)、《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3)、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14)、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15)、⑷恨别:怅恨离别。⑸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16)、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17)、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比?
(18)、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19)、( )恐滩头说( )恐,( )( )洋里叹( )( )。
(20)、·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9岁的生日。见证风雨、收获成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愈发自信而坚强的祖国。
2、爱国诗句4句4字
(1)、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可见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颇具文学底蕴。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3)、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5)、 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6)、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
(7)、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8)、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9)、译文: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0)、(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1)
(11)、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12)、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13)、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14)、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担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生平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1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6)、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
(1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1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20)、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3、爱国诗五个字一句,4句
(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译文:应该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乡的要求治乡,按照治国的要求治国,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
(3)、《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国庆期间,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诵读这些爱国诗词,也可以帮助孩子积累文学知识哦~
(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白话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8)、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
(10)、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1)、⑹抵:值,相当。⑺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12)、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1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战国管仲《管子·牧民》
(16)、此诗四句,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啊盼,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一时间该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泪欲流啊!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然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1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8)、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父亲。
(1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0)、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4、5个字的爱国诗四句七首古诗
(1)、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际遇,他们写出的诗词也是大不一样。
(2)、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关于爱国的古诗整首的春望.杜甫.
(5)、《十一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7)、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关于我爱祖国的古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关于我爱祖国的古诗扬子江宋·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9)、红旗随风舞翩翩,灯光溢彩映亮天。举国同庆数十载,千家万户齐开颜。
(10)、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11)、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当时社会背景的诗。
(12)、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1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感时( )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15)、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1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 )寥落四周星( )。
(17)、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8)、——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9)、示儿(。关于爱国的古诗十首有关爱国的古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爱国诗句四句五个字
(1)、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4)、这首诗是毛泽东最著名的代表作之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5)、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7)、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10)、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
(12)、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 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 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13)、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5)、(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16)、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语言,是干头万绪的,就连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辞世前还不免以分香卖履为嘱。
(17)、醉里挑灯( )看剑,梦回( )吹角连营。八百里( )分麾下( )炙( ),五十弦( )翻( )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
(18)、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19)、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20)、⑵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⑶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2)、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
(3)、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奔赴疆场,弓弦如雷鸣的句子是“ , ”。
(5)、马( )的卢飞快,弓如( )( )弦惊。
(6)、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7)、《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花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不失报国情怀的句子是“ , ”。
(1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1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4)、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不让胡马越过阴山。
(15)、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18)、去年在惶恐滩头述说自己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叹息自己的零丁。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哪能不死呢?我愿留下这颗赤诚的心来光照史册。
(19)、(1)将晓:天将要亮。(2)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20)、《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唐代宋之问
(1)、译文: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4)、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