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唐诗300首免费阅读(文案104句)
唐诗
1、唐诗三百首
(1)、他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早已习惯了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
(2)、他终于从苦愁多病的中年,走到了旷达乐天的暮年。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分享100首关于“春”的诗词,带着孩子读一读
(5)、这诗何其淡,或许,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的诗。心里有这样诗意的人,也许,不做官更好吧。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7)、元稹和韦丛一起度过了贫困的日子,当苦尽甘来时,妻子却已经去世了。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8)、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发动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李裕为帝。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常常被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10)、西川:处不处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处理当下,也得有这个能力。有些人可能想处理,他处理不了,原因是语言是从别人那来的,自己对语言没有发明。比如您的语言都是从王维那里来的。有些人认为我说王维是二流诗人就疯了,其实王维也是很了不起的诗人,但是王维把一切都变成风景,用这套优美的处理风景的语言,是处理不了当代生活的。
(11)、所以这首诗,可以说是五律的模范。杜老师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12)、《静夜思》是很多人学会背诵的第一首古诗,诗句明白如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因为传诵度高,后人常常以“床前明月光”为万能起首句,玩造句游戏。对,“床前明月光,我是郭德纲”就是这样造出来的。
(13)、唐诗三百首,脍炙人口,人人都能吟咏几首。留下了很多精典。
(14)、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5)、途经扬州,终于见到了同年出生、唱和已久,却素未谋面的白居易,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1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唐诗三百首》篇幅适中,难易适中,并且入选的作品也基本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因此,她能深深地打动古今中外的众多读者,并且成为最优秀儿童启蒙教材之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模范读本。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对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古代文学教育都越来越重要,那么选择《唐诗三百首》入门是一个非常好,和值得推荐的做法。
(18)、王维经历了安史之乱,但是他已然固定下来的文学趣味和他被迫充任安禄山大燕朝廷伪职的道德麻烦,使之无能处理这一重大而突然,同时又过分真实的历史变局。这真是老天弄人。其经历、处境令人联想到才高掩古、俊雅造极,却丢了江山的宋徽宗。
(19)、没有最著名,只有更著名的诗,有意义并且广为人知晓的诗,便是著名的诗。
(20)、很多唐诗都被采集到中小学的课文里,其中就包括以下十首唐诗:
2、唐诗300首免费阅读
(1)、古诗用韵比较宽,一韵独用可以,两个相邻的韵也可用。一般说上声和去声可通韵,平仄不能通韵。古体诗的用韵不是那么严格,到中晚唐和宋代就更放宽了。
(2)、新京报:即便诗词很热,但普通读者看待唐诗,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以偏概全,比如思维僵化。如果这么认知唐代诗人和唐诗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琵琶行》中夜遇琵琶女之事未必可信,白居易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香港老牌歌手蒋志光1990年创作的《相逢何必曾相识》,可以说是对这两句诗的现代诠释。
(5)、要到几百年后,才有人惊呼:《春江花月夜》写得太好了!
(6)、所以安史之乱塑造的唯一一位大诗人是杜甫。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发展处一种王维身上没有的东西:当代性。……杜甫的当代性是与他复杂的时间观并生在一起的。他让三种时间交叠:历史时间、自然时间、个人时间。而如果说王维的风景也贯穿着时间之纬的话,那么那只是一种绝对的时间。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王维是一个二流诗人。
(7)、就象“初唐四杰”有领队王勃,“文章四友”也有带队大哥杜审言,他有个儿子叫杜闲,杜闲的儿子叫杜甫。
(8)、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前,张继本来已经考取了进士。国家大乱,个人前途只得渺如尘土。
(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大概对于美好的事与物,不管今人或古人,都有着韶华不再的忧惧。
(11)、西川:我们可以有多重坐标。唐诗是一个坐标,宋词也可以是坐标,六朝的那些作品也可以是坐标,《史记》也可以是坐标,更别说战国时代的作品,都可以成为坐标。而且不光文字可以成为坐标,绘画、雕塑、音乐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坐标。所以这是很宽阔的。另外,我们也读了那么多外国翻译过来的东西,那些东西也都是坐标。我读中国古代文学的背景是世界文学。
(1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4)、可没想到,妒才者说:父亲名字中有个“晋”字,与“进士”的“进”犯讳,儿子终身不能考取进士。
(15)、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厘为九百卷
(16)、唐诗三百首中的诗句,语言精练,平仄格律致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如波涛汹涌,似大河奔流,又恰巧行云鸟唱。悦人耳目,耐人回味。
(17)、昔人曾说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四万八千首的《全唐诗》收录了她八十一首诗。比很多的男诗人要多。
(18)、《芥子园画谱》,又名《芥子园画传》,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部著名画谱,详细介绍了中国画中山水画、梅兰竹菊画以及花鸟虫草绘画的各种技法,其名由来为李渔在南京的别墅“芥子园”,问世后成为初学画者的启蒙学习用书。
(19)、从此他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写出了很多这样的好诗:
(20)、唐诗三百首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朗诵免费
(1)、在杜甫的诗里,有两首完全是象征的写法。一首叫《佳人》,是写他在山里碰到的一个女人,这女人是被抛弃的;另一首叫《瘦马行》。试着来比较一下,杜甫的《瘦马行》和俄国布罗茨基的《黑马》,都是象征写法,而杜甫的身世感特强,布罗茨基的哲学意味更浓,都很好。所以,你读杜甫的时候从来不觉得过时,你会觉得,他怎么在那个时代就抓住这种写法了?安史之乱之后,他有一行诗把我彻底惊着了,这行诗说他的女儿饿得不行,叫“痴女饥咬我”,饿得她都咬我!我们大多数人记住的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咬我”这种诗句让我震撼,别的人哪达到过这种力度!这行诗,你今天读今天震撼,下个月读你还震撼,他的诗句永远有效。这些在《唐诗的读法》里都没写到,因为这本书只是给出一个批评的框架。
(2)、新京报:唐诗的伟大毋庸置疑,在《唐诗的读法》中你也称赞了很多作家,那当代创作应该以唐诗为坐标吗?
(3)、不过他终于活了下来。而且,在54岁时,声望和仕途都达到了顶点。
(4)、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真是让人羡慕忌妒又祟拜。
(5)、新京报:写这本书的起因,是有些人对新诗作者提出质疑,认为你们不能写出像古诗那样琅琅上口的经典诗作。接收到这种批评的诗人应该不少,但用写书方式给出回应的现今好像是只有你一个。
(6)、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7)、公元618年,隋唐国公李渊于长安称帝建唐。
(8)、唐诗若无绝、律,至少减色一半;唐诗能有绝、律,沈宋功不可没。
(9)、话音未落,那个姑娘出场唱了一首诗,满场喝彩......
(10)、李贺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大规模削藩、唐王朝复归于统一的元和中兴,彼时大规模的牛李党争还没有开始。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抒写国仇家恨,杜甫这句堪称第一。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又透出多少荒凉与颓败!“国破”对“城春”,衰景对春景,对照强烈。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评论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13)、尽管有韩愈据理力争,但李贺终于未能参加考试,以落第之身,从京都归家。
(14)、十年以后,朝廷召回当年被贬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竟再度贬谪,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
(15)、就在这几年间,一个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人,悄悄地出现在唐诗舞台,又默默地退出。
(16)、虽然,他和崔颢同年出生,崔颢早早地就考中了进士,他一直到46岁,才应有道科及第授官。
(17)、《全唐诗》,是在清康熙时期,彭定求等10人奉旨编纂,由曹寅负责刊刻。
(1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9)、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20)、韦庄闻讯后,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拥戴王建即后蜀帝位。
4、唐诗画王维
(1)、备好了诗词美景,邀你共赏,为你讲古解诗词,
(2)、李白沉沦多年,当他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时,内心激动不已,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新京报:近些年出现了“诗词热”的现象,你怎么看《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
(4)、在韩愈的全力提携下,这年冬天,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
(5)、描写小孩的唐诗如果你是指描写小孩的唐诗,下面我列举几首:
(6)、不但诗作散佚,而且生平事迹、生卒年代、字号全部不详,只知道他活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大概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
(7)、简而言之,唐诗就是唐朝人所作诗歌,而古诗即古体诗,既包括唐以前古人所作诗歌,也包含了唐人所拟古体诗。
(8)、✎一首绝句,戛然而止,但余音袅袅,回味悠长。
(9)、只要我们认真阅读,细心品味,深入研究还会发现唐诗很多的精典。
(10)、王维的语言写山水、田园和边塞都可以,他可以将山水、田园和边塞统统作为风景来处理,以景寓情,借景抒情(借用中学语文老师们的话),但要处理安史之乱,他需要向他的写作引入时间维度,同时破除他的语言洁癖,朝向反趣味的书写。这对王维来说是不可能的工作。
(11)、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成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12)、公元744年,岑参登进士第;李白被赐金放归;杜甫漫游洛阳。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但在古代文学中,古诗还另有所指,即古体诗,又称古风,它和唐诗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
(15)、对了,他还多才多艺,诗、书、画、乐俱可称为“大家”者,当时仅王维一人而已。
(16)、公元721年,21岁的王维就试吏部拔得头筹。
(17)、律诗是一韵到底的,古体诗却可以换韵,还可平仄韵交替用。杜甫的《石壕吏》就用了十几个韵。古体诗的平仄没有任何规定。唐、宋以后所谓古风在平仄上是完全自由的。可有些诗人,要让古体诗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开来,故意造成许多拗句,其粘对的形势更与今体诗相别。
(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武则天废中宗自立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攘臂而往,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其中“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些句子,竟让被骂的武则天都点起赞来。
(20)、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订阅成功后概不退款,请您理解。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朗诵免费下载
(1)、其实,中国古代不光诗歌是类型化的,咱们的艺术全是类型化的,比如佛造像、戏曲、山水画、剪纸、甚至青铜器的铸造。你看《芥子园画传》,艺术家徐冰说那就是本绘画词典。所以我这么说中国古代诗歌,好像在贬低它,实际上我说的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通则。但是,你知道了它的通则以后,就知道为什么中国艺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艺术。当然,我说的类型化是指基本形态,不能说由于这个门类的艺术是类型化的,就不允许天才存在了,一定是有天才的。这些天才一定对这些通则没兴趣。他们要打破这些东西,李白可能就不信这个。
(2)、但将其放入神龛,同时可能就意味着窄化。仅仅推崇唐诗伟大,很多问题都得不到解答:唐人怎样写诗?为什么好诗人集中在唐代?……对于诗歌创作者而言,还会关心:唐人怎样写诗?他们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
(3)、其次,古诗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还是诗歌体式的名称,此类诗歌在字数上没有限制,有四言(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五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七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及杂言(“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在声律、对仗上也没有严格的限制。古诗除唐以前诗人有作,唐人也有大量古体诗传世,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长恨歌》等。而与古诗相对的概念就是近体诗,从南朝齐梁发端,至唐初成熟,主要包含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此类诗歌对于字数、篇幅、对仗、声律都有严格的限制,如我们日常所知《绝句》《蜀相》《山居秋暝》等皆属此类。
(4)、唐诗三百首,是我们伟大祖国诗文化发展完善致美的一个高峰。行成了统一的格律,定性为七律,六律,五律;还有七绝,五绝。在这个格律中写出了歌颂大好河山,赞美大自然,讴歌民族英雄,吟咏劳动人民生活月岁长河中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苦辣酸甜,喜怒哀乐。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他生性旷达,爱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
(7)、不过,人们并不关心广南节度使崔护,留在所有人印象里的,还是那个写桃花诗的书生崔护。
(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新京报:你在书中写到杜甫时,说安史之乱推出了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给出了一个极高的评价。
(10)、古人喜欢组队,比“初唐四杰”组队稍微晚一点的,是“文章四友”。
(11)、他得意时写的诗,好好好!他失意时写的诗,好好好!他任性时写的诗,好好好!......
(1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西川:这样一来,诗人就被装在一个套子里了: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但我们这么认识文学,就把文学搞得太简单了。它造成的后果就是,每个人都自以为了解唐诗,每个人都自以为了解历史,但是他了解的是诗歌最皮毛的那一点。如果他认识到自己了解的是皮毛也行,但问题是,这些认知最后变成了妨碍今天创造的一个武器了,开始对创作指手划脚,这就成问题了。
(14)、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写给朋友说:"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15)、九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加贬为永州司马——名为司马,实同罪犯,连个住处都没有,只能在寺庙里栖身。
(1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小编:庭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睡醒后,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
(18)、其实,他不是只会写诗。他的志向,也不是作一个才子而已。
(19)、盛唐时期,《送元二使安西》即入乐歌唱,名为《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李龟年(即杜诗《江南逢李龟年》那个李龟年)之弟李鹤年就善唱《渭城曲》。白居易曾有诗曰“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李商隐也写过“断肠声里唱阳关”。
(20)、贺知章是浙江萧山人,后来迁居绍兴,86岁方才得以告老还乡。
(1)、玉台体(权德舆)七言绝句 51首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2)、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首先,古诗即了唐以前所有古人创作的诗歌,包括《诗经》、《古诗十九首》以及建安七子的诗歌和乐府诗歌。而唐诗即指唐人创作的诗歌。
(4)、西川:不光是阅读,因为智力这个东西,在阅读上有,就意味着你在别的方面也有。我觉得当代缺这个。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但好多人的智力没跟上。我觉得这是我们太需要提升的一块。在刚写的一首诗里我借忧天的杞人之口说:“与普遍的道德退化相比,我更关心普遍的智力退化”。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