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描写 雨的诗句(文案145句)
描写雨的诗句和赏析
1、描写雨的完整诗句
(1)、——唐·杜甫《寄韩谏议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尽。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冷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4)、(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题解杜甫诗集中有五十多首写雨的诗篇,以《喜雨》为题的,共四首,以这一首最为知名。
(6)、——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8)、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0)、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1)、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12)、---------------------------------------杜甫《春夜喜雨》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3)、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14)、但是诗人“不欲往”的真正原因却是:“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秋前雨”即夏末之雨,它去暑送凉,最为宜人,今日好不容易遇上这场“秋前雨”,还是让我留在自己幽静的堂屋中,自自在在、舒舒服服地睡上一会吧!吕本中《紫微诗话》曾。抒发感情的有关“雨”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5)、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16)、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1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1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9)、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20)、✎巴山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你我何时才能重逢,那夜雨正如我无尽的思念。
2、描写 雨的诗句
(1)、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2)、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5)、赏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6)、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往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8)、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9)、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11)、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
(12)、――――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当春乃发生,客舍青青柳色新,花落知多少。――――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山居秋瞑》)山路元无雨青箬笠。
(13)、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7)、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七六一年。此为第一首,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轩,长廊;楹,柱子。赊,远。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这就是所谓“缘情体物”之工。 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黄宾虹先生曾经说过:“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黄宾虹画语录》)高明的绘画如此,感人的诗歌更是如此。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宋廓)
(18)、“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
(19)、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20)、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描写雨的诗文
(1)、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2)、有人说:”听着雨声,享受自己那份独特心情,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7)、赏析:词家有主张“词不宜和韵”的,因为词句参差,音律很严,难以使抒写的情思与限定的声韵吻合无间。但乐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韵者,虽和犹如自作”,这首小令便是如此,因而颇为著名。关于雨的古诗和赏析《春夜喜雨》
(8)、时间是这首词的主要线索。其余四句好像是四个相对独立的镜头(梦后、酒醒、人独立、燕双飞),每个镜头都渲染着词人内心的痛苦,句句景中有情。下阕写词人的回忆。
(9)、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司马槱《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10)、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2)、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13)、长安布衣谁比数①,反锁衡门守环堵②。老夫不出长蓬蒿③,稚子无忧走风雨④。雨声飕飕催早寒⑤,胡雁翅湿高飞难⑥。秋来未曾见白日⑦,泥污后土何时干⑧。 (末章,自叹久雨之困。上四言雨中寥落,下则触景而增愁也。农夫田父,概指长安之人。老夫稚子,自述旅居情事。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 ①《前汉·邹阳传》:“布衣穷居之士。”司马迁《答任安书》:“刑余之人,无所比数。”②杜笃《论都赋》:“俱关门之反拒。”庾信诗:“惊妻倒闭门。”即所谓反锁也。《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注:“横木为门。”《记》:“儒有环堵之室。”注:“环,周围也,方丈为堵。”③《诗》:“老夫灌灌。”《庄子·庚桑》篇:“凿垣墙而植蓬蒿。”赵岐《三辅决录注》:张仲蔚隐身不仕,所居蓬蒿没人。④《归去来辞》:“稚子候门。”⑤卢僎诗:“风雨暗飕飕。”颜延之诗:“秋至恒早寒。”⑥鲍照诗:“胡雁已矫翼。”庾信诗:“雁湿断行来。”古诗:“奋翅起高飞。”⑦魏文帝《秋霖赋》:“悲白日之不旸。”⑧《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此感秋雨而赋诗,三章各有讽刺。房琯上言水灾,国忠使御史按之,故曰“恐汝后时难独立”。国忠恶言灾异,而四方匿不以闻,故曰“农夫田父无消息”。帝以国事付宰相,而国忠每事务为蒙蔽,故曰“秋来未尝见白日”。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非泛然作也。-----------仇兆鳌《杜诗详注》-----------
(1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16)、赏析: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17)、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夜色已晚,诗人在睡梦中听着窗外的风雨飘摇之声,梦见自己披着战甲跨过冰冷的河流,那心中的赤诚可歌可泣!
(2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描写春风春雨春水的诗句春风
4、描写雨的诗词
(1)、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2)、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3)、——许浑《咸阳城东楼》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关于这首诗的解读,我专门写过文章,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查看,这里作简单总结。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7)、豆大的雨点落在了地上,溅起水花,那水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喷泉。水花落在地上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泡,小水泡看起来就像一顶顶透明的小帽子。
(8)、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9)、――――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飞花”“丝雨“,勾勒出一幅美丽浪漫的画面。粉色的花瓣如蝴蝶状轻舞在飘飞的雨丝中,如梦如幻。在天地之间,“愁”出一种恬然的心境,一种岁月的静好。
(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1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题解杜甫诗集中有五十多首写雨的诗篇,以《喜雨》为题的,共四首,以这一首最为知名。
(1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14)、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表达的情感: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16)、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
(17)、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18)、赏析: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19)、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0)、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描写雨的古诗 (全诗)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4)、赏析: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6)、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7)、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求关于雨的诗句及简单赏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8)、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宋:苏轼
(9)、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0)、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11)、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
(12)、徐再思借助数字对秋色的描写,借景抒情、寓言写物、情景交融,真切地吐露了游子“旅思”之情。全曲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而感情真挚动人。
(13)、赏析: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飏到天尽头了。
(14)、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溪上遇雨二首》唐:崔道融
(15)、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16)、赏析:词家有主张“词不宜和韵”的,因为词句参差,音律很严,难以使抒写的情思与限定的声韵吻合无间。但乐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韵者,虽和犹如自作”,这首小令便是如此,因而颇为著名。关于描写雨的诗句江雨靡靡江草齐山色空蒙雨亦奇山雨欲来风满楼雨过天青云破处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阑卧听风吹雨大雨落幽燕白雨乱珠跳入船好雨知时节夜来风雨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寒蝉凄切。
(17)、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似乎有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境。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非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陈与义写得更含蓄些。关于春天的诗句(有赏析的和解释)关于春天的诗句如下:
(1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9)、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20)、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1)、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2)、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3)、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
(4)、赏析: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飏到天尽头了。
(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6)、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7)、“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苒苒物华休。
(8)、――――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河破碎风飘絮。――――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铁马冰河入梦来,空翠湿人衣————(王维,天气晚来秋————(王维。
(9)、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
(10)、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韦应物《滁州西涧》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14)、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15)、——黄庭坚《寄黄几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16)、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胸襟旷达,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久久不愿回家)―――张志和《渔歌子》
(18)、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1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赏析:写山中溪流: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
(20)、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赏析: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3)、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轼《江南春》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8)、首句“黄梅时节家家雨”,交待了当时的环境。黄梅时节乃是立夏后数日梅子由青转黄之时,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其时细雨绵绵,正所谓“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仿佛“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心情异常恬静安详。
(9)、赏析: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10)、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
(12)、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3)、雨色秋来冷,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宿雨早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1)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14)、--------------------------------------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7)、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18)、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度,令人心醉。我们再来看一首南宋姜夔的《平甫见招不欲往》诗: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19)、―――-志南和尚《绝句》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0)、也许把它当作散文诗亦未尝不可。时间一分一秒得逝去,你依旧沉吟着,颇有李白的豪放,有带着杜甫的沉郁,既浪漫有现实,激情四射,无所顾忌。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表达的情感: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带有雨的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回。
(4)、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5)、秋夜独坐)。山中下着雨,在雨中树上的果子一颗颗落在地上,屋里点着灯,灯下,草里的秋虫不停的在唧唧鸣叫。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