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格言联璧在线阅读(文案130句)
格言联璧原文全文
1、格言联璧经典名句及译文
(1)、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2)、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做官为左右人欢喜,百姓定有怨声。
(3)、(译文)交朋友失误,应当切实断绝;遭逢家庭变故,应当委婉平和处理,不要过激。
(4)、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5)、广大、极高明。情欲不可使有余,故其取数也宜少,曰谨行,曰慎行,曰约己,曰
(6)、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7)、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人之书。
(8)、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
(9)、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鄙夫胸怀苛鄙,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
(10)、(译文):谨慎坚守善良的本性,则心灵安定,收敛抑制浮躁之气,则心气平和。
(11)、职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权势是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
(12)、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13)、愚忠愚孝,实能维天地纲常,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大诈大奸,偏会建
(14)、省费医贫,恬退医躁,独卧医淫,随缘医愁,读书医俗。
(15)、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16)、(译文):贫贱是受苦的境遇,但是若能善于调理,便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但不善于调理的人则乐中生悲。
(17)、(译文)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到对自己过失的批评;愿意矜夸自己长处,怎如愿意对别长处的表彰宣扬。
(18)、(译文)用父母的慈爱对待手足,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友爱的兄弟了;用祖先的仁爱对待同宗,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和睦的宗族了;用天地的博爱对待别人,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敬爱的百姓了。
(19)、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20)、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2、格言联璧在线阅读
(1)、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
(2)、庭院虽小,自有赏心乐事;六经之外,更加无奇特之书。
(3)、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4)、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5)、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6)、以林皋安乐懒散心做官,未有不荒怠者;以在家治生营产心做官,未有不贪鄙者。
(7)、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8)、物力艰难,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时。
(9)、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10)、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11)、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
(12)、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13)、开卷有益,作善降祥;崇德效山,藏器学海。
(14)、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但由于刊行紊乱,版本差异较大。
(15)、(译文):天地不能一日没有和气,人心不能一日没有喜悦的神情。
(16)、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17)、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18)、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19)、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少年人争英俊,不
(20)、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3、格言联璧全文欣赏
(1)、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2)、(译文):忧愁使气郁结,愤怒则气受阻,恐惧则气陷逆,压抑则气闷,急速则耗气。
(3)、(译文):人的心胸欲念多则狭窄,欲念少则心胸宽广。人的心境多欲则忙乱,少欲则悠闲。人的心术多欲则险恶。少欲则和平。人的心事多欲则忧愁,少欲则快乐。人心之气象,多欲则软弱,少欲则刚强,
(4)、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5)、(译文):减少思虑烦恼以养心气,少色欲以养肾气,不乱动以养骨气,不发怒以养肝气,少吃喝以养胃气,少说话以养精神,多读书以养胆气,不逆时令以养元气。
(6)、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傲当矫之以谦
(7)、丈夫之高华,只在于道德气节。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8)、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处藏物之所。
(9)、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10)、作德日休,是谓福地;居易俟命,是谓洞天。
(11)、费千金而结纳势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何如茸数椽之屋以庇孤寒。
(12)、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则事举。移乐宴乐之时以乐讲习,则智长。移信邪道之意以信圣贤,则道明。移好财色之心以好仁义,则德立。
(13)、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14)、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15)、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处。顾本来面目,在古时像个甚人。
(16)、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17)、饭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思便做,财休不审便取
(18)、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19)、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必无私,斯上下四旁咸得其平。
(20)、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4、格言联璧原文全文群处守嘴
(1)、祸莫大于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辞色,耻莫大于不恩人而诈恩人之状态。
(2)、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3)、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4)、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
(5)、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
(6)、译文:鱼吃饵,飞蛾扑火,没得到好处却先送了性命。猩猩喝醉,蚊子喝饱了血,虽然得到好处,但接着就会丧命。鸬鹚吃鱼,蜜蜂酿造蜂蜜,虽然得到好处,但自己不享受这好处。欲望如果不消除,就像飞蛾扑火,烈火烧到身体才停下来。贪心如果不加制止,就像猩猩爱喝酒,被鞭子打出血才停止。
(7)、留福与儿孙,岂必尽黄金白镪;积德为产业,由来皆美宅良田。
(8)、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9)、读经书,阅传注,就为治学打下坚实基础;看史籍,鉴古今,就使宏论滔滔切中肯綮;游山川,观壮景,就使志气凌云眼界开阔;戒嗜好,弃私欲,就使胸怀磊落一尘不染。
(10)、(译文)对父母生前致力完成的事,我要继承遗志,努力完成;对父母生前深切惦念的人,我要亲近他们,厚待他们。
(11)、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12)、受连城而代死,贪者不为,然死利者何须连城?携倾国以告殂,淫者不敢,然死色者何须倾国?
(13)、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14)、什么是卓越的品行?即日常的行事;什么是德高之人?是小心谨慎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明了德义努力去做?惟有虚心学习;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15)、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力行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16)、金缨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7)、谓之福;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
(18)、(译文)别人恃强,我以柔制胜;别人用计谋,我以诚恳感动他;别人意气用事,我用道理说服他。
(19)、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
(20)、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5、格言联璧原文全文及评点
(1)、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2)、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3)、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4)、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5)、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6)、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
(7)、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纔是脚跟。
(8)、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处。顾本来面目,在古时像个甚人。
(9)、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10)、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11)、(译文):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12)、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13)、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14)、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15)、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16)、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17)、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18)、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
(19)、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20)、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
(1)、旋风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能够主持好饮食家务;(只会)做文章的读书人不能够治理好国家。
(2)、毋受小人私恩,受则恩不可酬;毋犯士夫公怒,犯则怒不可救。
(3)、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4)、(译文):别人好强,我则以柔克刚。别人用心计,我用诚恳感染他。别人动怒气,我用道理折服他。
(5)、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少年人争英俊,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6)、两惠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两怒无不成之祸。
(7)、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8)、只一个俗看头,错做了一生人。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9)、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0)、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11)、只要心中有远大的志向,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而心中所追求的,则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拦。
(12)、为非礼者;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
(13)、(译文)与小人应当远离,但却断然不可树为仇敌;和君子固当亲近,但却不能,曲意逢迎。
(14)、鱼与水相合,不可离也,离水则鱼槁矣;形与气相合,不可离也,离气则形坏矣;心与理相合,不可离也,离理则心死矣。
(15)、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16)、(译文)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只要看每件事肯吃亏的人便是君子。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小人,只要看好占便宜的人即是小人。
(17)、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
(18)、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沈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19)、深沈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
(20)、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以廉,私当矫之以公,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怠隋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
(2)、(译文):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3)、鱼吞饵,蛾扑火,未得而先丧其身;猩醉体,蚊饱血,已得而随亡其躯;鹚食鱼,蜂酿蜜,虽得而不享其利。
(4)、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
(5)、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6)、(译文):骄傲放肆的人容易抛致侮辱,忌讳过错的人易助长罪恶。贪利的人残害自己,放纵欲望的人戕害生命。
(7)、(译文):以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
(8)、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言论
(9)、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
(10)、世网那时跳出,先当忍性耐心,自安义命,即网罗中之安乐窝也。尘务不易尽捐,惟不起炉作灶,自取纠缠,即火坑中之清凉散也。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