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十句(文案131句)
曾国藩八大金句
1、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
(1)、曾国藩时常将这句话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一来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二来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
(2)、●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国藩
(3)、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毋将智人说得及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及易。
(4)、读书人学习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就不会甘于在下流,有见识就明白学问没有尽头,不能用一种知识让自己满足,有恒心就一定不会有成就不了的事。这三种品质不能缺一个。
(5)、法治的一个不变命题在于对权力的限制,越是紧要关头,越是要坚守法治精神,避免权力因着对民意恐慌的迁就任意而为,从而酿成更大的恐慌。
(6)、“对于私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我们的权力,对于公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授权的就是被禁止的
(7)、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8)、在外面应酬亲戚和长脸的事,多给晚辈机会去锻炼。
(9)、约束不等于压迫,冷静和理性不等于冷淡和麻木。
(10)、虽然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但一种道德上被容忍甚至被鼓励的行为一定不是犯罪。
(11)、苏格拉底说过:“对于你懂的东西,你才会真正地认同。对于你不懂的东西,你不可能真正地认同。”
(12)、罗律师这事你一定要帮我好好弄,最好动用一切的关社会系,我说打住,我一个关系都不动用。我也不屑于动用关系,这违背我作为律师的操守。
(13)、我们必须接受批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恋的幻象,不至于长久在道德和智识上自我陶醉,在自恋中走向毁灭。有人说,地狱就是灵魂在自我中心和自我迷恋中一直活到永远的轨迹。当你失去所有的谦逊时,你就和宇宙的实体脱节了。事实上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伪善和幽暗。
(14)、“后来我才想明白,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这条路上,只有奋斗才能给你安全感。”
(15)、●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16)、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7)、夫妻俩千万别想着去啃老,只要有一个人动了念头,另一个就不平衡了。
(18)、这本是完整的看过三遍,看到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是精神有问题才喜欢这本“国内精神病人访谈手记”。现在还记得盗尸者这一章节,这位患者在半年时间内盗取二十多具尸体,被抓是因为想盗一具比较新鲜的尸体,而后被抓。他利用这些尸体,不停的实验,查找各方面的书籍资料,就是为了复活已死去的妻子。
(19)、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
(20)、老公在外再有本事,回到家后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把对待下属的那套对待家人。
2、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十句
(1)、所以当你不断地阅读,你才能接受理性的有限,而一旦当你接受理性的有限,你就会拥抱现实主义的人性化,你才会拒绝在地上建立天国,你才会拒绝在人类历史上种种乌托邦的诱惑。
(2)、还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3)、识人用人,群策群力,是曾国藩成功的根本要诀。他说:“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不仅提出了从志趣、意志、态度、品行和思想等方面考察和选拔人才。甚至还总结了相人之术,从神骨、刚柔、声音、气色等方面来识别和辨别人才。曾国藩的幕府,是当时巨大的人才库,几乎囊括了当时各个方面的杰出人才,这些幕僚们为曾国藩出谋划策,办理文案,处理军务,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4)、我不可能看见月亮从松树后面爬上天空,悄悄地越过中天,为大地铺上一条闪光的道路,但我好像明白月光就在那里。——海伦·凯勒
(5)、5.多头市场的确认日,是两种指数都向上突破空头市场前一个修正走势的高点,并持续向上挺升的日子
(6)、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7)、他们费心尽力冥思苦想,让我的缺陷变成了完美的标志,让我在无力改变的阴影里平静而愉快地走着自我的人生之路。——海伦·凯勒
(8)、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9)、曾国藩的湘军打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后,功盖朝堂。但清政府并没有兑现咸丰死前承诺,打下天京者封王,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侯爵。
(10)、从曾国藩的从政经历来看,用“大器晚成”来概括最恰当了!尽管官至大学士,出任过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太子少保!但是都来之不易!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了才能够领悟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才能够体会成功的艰难艰辛!年少时,只看到曾国藩风光的一面,何曾着重细读曾国藩的失败,失望,失助的经历?!
(11)、虽然世界多苦难,可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海伦·凯勒
(12)、很多时候妥协不是牺牲原则,很多时候妥协正是为了坚持原则而有所让步。
(13)、另一方面,一些谋划也不宜让很多人知道,韩非子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三国演义》中的董承就是一个例子,董承四处游说文武能臣,要拿下曹操。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甚至董承的小妾,都知道他的密谋。董承自以为“滴水不漏”,谁料他的小妾与家奴秦庆童暗通款曲。秦庆童出于旧恨,立即跑去向曹操告密。结果可想而知,一干人等都被曹操杀害。
(14)、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安乐,却不知安乐只能让我们退化。而忧患,忧劳,虽然令人痛苦,却是砥砺我们坚强品质的磨刀石。
(15)、这个问题非常好!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曾国藩大致经历!
(16)、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7)、航发控制:2成仓位,军工板块、大飞机,防守价年线位置
(18)、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要耐下性子读。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是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方式属于老牛拉破车,车破牛也累,不会有什么好的收获。
(19)、所以当你不断地阅读,你才能接受理性的有限,而一旦当你接受理性的有限,你就会拥抱现实主义的人性化,你才会拒绝在地上建立天国,你才会拒绝在人类历史上种种乌托邦的诱惑。
(20)、●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曾国藩
3、子孙若如我 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
(1)、看惯了黑夜的人,不应该习惯黑夜,而是应该期待黑夜中的光明。
(2)、我发奋求取知识,目的在于期望日后能使用,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3)、从古的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人不是由自强自立做出来的。就是圣人、贤者,也各有自强自立的道路。所以能够独立而不惧怕,确立而坚忍不拔。
(4)、涨跌都能令人坚定的才是好标的,跌令实的更实,因为价钱便宜了。涨令虚处显得确定,因为得到市场的确认和佐证了。这就是虚实结合带来的效果,如果涨几十个点就让人有想卖的感觉,那就说明虚处不足,就不太可能是好选择,最后也许连那几十个点也不容易挣到。反过来也是一样,跌了不敢重仓加的就说明实处不够,要多检讨下自己对确定性的把握能力。
(5)、这时湘军的军力如虹。若干幕僚、好友、部下均向曾国藩劝进。但曾国藩没有进,而且退。解散了手下大部分湘军,让六弟曾国荃卸甲归田。
(6)、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7)、●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曾国藩
(8)、小编精选了10条金句,适合父母与孩子共读,共同学习、成长!
(9)、只有经历了世事,洞察了世事,在读了曾国藩后才知道:一个人的成功确实千辛万苦!
(10)、以温柔、宽厚之心待人,让自己与他人感到快乐,才是生活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体谅,而不是指责。这段话体现了曾国藩的宽容心,是为大丈夫的浩然正气也。
(11)、得知左宗棠回湖南,曾国藩就想去拜访修好关系!
(1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3)、伟大的目标,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只要有恒,虽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这一生,就是不断自我磨砺的一生,一天也没停止修炼的脚步。
(14)、人类不是财富的聚集体,人类是精神的聚集体,能够把人聚合在一起的永远是精神。
(1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16)、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17)、正因为项羽不愿意与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最终就是一个“独利则败”的结局,而刘邦则把自己的所得利益与部下共享,得了天下。
(18)、根好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柱好梁好而后椽瓦有所丽
(19)、有退休金的老人,孩子们有难处的时候,该出力帮一把就帮一把,总比让他们舔着脸找外人借钱强。
(20)、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 这八字"家训"循循善诱,平实可行,但要真正一以贯之却不易 。
4、曾国藩最经典名言十句
(1)、●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
(2)、不要忘了我们永远都是在为自己工作,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自己的家庭负责任,让自己的父母为你骄傲,你一定要用心做最好的自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老板只是提供一个平台,一个成就你职业发展事业的机会。所以,一切都要自己去创造!
(3)、道德规则,法律不是限制的自由,而是让人更好的去行使自由,就像同学们开车一样,你说你想随心所欲的开你的驾驶更自由,还是遵循交通规则,驾驶更自由当然是遵循交通规则更自由,所以这是我一直的观点,认为年龄(性同意年龄)应该提高多少岁了,18岁!
(4)、“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5)、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对人、事、工作都应有自己的态度,即自己的原则。我们要有阶段性的总结。
(6)、●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曾国藩
(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曾国藩
(8)、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有毒的种子,永远长不出正义的大树。
(9)、最后是类比论,看不见的正义才是需要去相信的。
(10)、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11)、丈母娘别去横向比较几个女婿,给自己添堵,有什么样的女儿,就会有什么样的女婿。
(12)、我们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怀才不遇,而是我们的踌躇,犹豫。将自我定位为某一种人,于是,自我便成了那种人。——海伦·凯勒
(13)、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真知灼见的几个人一起讨论,而不要听众人的泛泛之论。正如古人所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也类似于今天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
(14)、
(15)、●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曾国藩
(16)、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17)、●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18)、我们做好一个角色,不是因为这个角色带给我们多大的幸福,而是让我们无愧于我们获得的幸福。
(19)、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正真享有。
(20)、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 。
5、曾国藩最著名的一句话
(1)、有句话说,剪不断的是手足情,割不裂的是血脉线。家庭和睦,在于兄弟姐妹能团结一致,也在于夫妻的同心同德。
(2)、不要表面上做重男轻女的事,让儿媳一辈子耿耿于怀。
(3)、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5)、妖魔嬉笑着爬出殿堂。上帝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海伦·凯勒
(6)、在孙辈的教育上,不能有任何重大的分歧,谁对就听谁的!不把孩子当成试验品。
(7)、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8)、仅仅靠触觉就能感受到这么多的幸福,那么,如果能看见,我发现多少更美好的东西啊!
(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毫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10)、晚辈闹矛盾,长辈别第一时间去过问,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小两口闹矛盾是在彼此磨合。
(11)、尘来尘去归有期,青山绿水心幽幽;两岸风月思无限,今世无需再杞忧。
(12)、大事上全家要在一起商议,收集所有人的意见。
(13)、生命要不是一场大冒险,要不然就是一无所有。——海伦·凯勒
(14)、●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曾国藩
(15)、知识越频乏得人,越是拥有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人类所有的艰辛努力都是靠管束才能成就的;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16)、曾国藩的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17)、长线投资很多人认为这是最容易做的,只要买进不动就可以了,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在所有的操作策略中,长线的要求最高。他需要对企业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有着更为坚强的控制。他清楚把握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以投资的心态分享企业的成长。他的标的物是千里挑在这样的机会面前不会惧怕任何亏损,不会设置除基本面外的任何止损指标。自信、尊重客观价值、不理会乃至勇于对抗市场是必备的投资品质,日常的波动在这样的前景面前是不应去考虑的。只有这样,股票才能够真正成为改变一生的东西
(18)、经济的波动就像是剪羊毛,长好了就剪、剪完了再长。拿剪子的一般就是赢家,当然赢家之间也有互相剪的,所以就有大小赢家、长短赢家之分。
(19)、一家人经常短途去旅行,换换心情,发现各自身上不一样的闪光点。
(20)、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人,都是逼出来的。
(1)、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2)、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3)、●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4)、生活再节俭,物质上要给予孙辈一些,别让儿媳妇觉得连双袜子也舍不得给孙子买。
(5)、人生之要事在于确立伟大的目标与实现这目标的决心。
(6)、做菜的时候要照顾其他人的口味,就是炒两个菜,也得是不同口味的。
(7)、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或者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8)、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9)、刘邦问陈平:“我与项王有什么区别?”陈平回答说:“大王粗野傲慢,项王谦逊有礼。”刘邦又问:“那你为什么弃项王而归我?”陈平回答:“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恩赐,项王则很少封赏。”
(10)、曾国藩没有直接、明确回复那些劝进者,而且以本文题头的诗句表明了心迹。
(1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息,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12)、但很多时候,懂得退、比明白进更重要。懂得留白,比能够画满高更重要。
(13)、有人说那既然这样还读什么书啊?那庄子说的就是对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那我读什么书啊,反正人生有限知识无限,别读了。读啥啊,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及时行乐……这是不对的,你看是悖论,但他叫似非而是,中文只有似是而非。法家那叫似是而非,但是还要注意一个词语,叫似非而是。我们基于无知而读书,而我们越阅读越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是让无知走向有知,这叫似非而是。
(14)、攻下金陵后,面对同僚的参本,两后严厉问责!
(15)、工作中别斤斤计较,也千万别私下讲企业不好,你说企业不好,说明你就只能在这么差的企业上班,更在说自己不好。
(16)、曾国藩作为千古第一人,他的处世之精华,都浓缩在这16字里面。修身、养性、自立、自达;识人、用人,立人、达人。
(17)、资产就是金钱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属性,本质就是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之间进行交换,买入是用现在换未来,卖出则是把未来换现在,关键要想明白未来和现在谁更值钱就好了。牛熊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判断依据,当然,对极少数的优异公司来说,未来总是会强过现在的,这就是比牛熊大势更大的大势。
(18)、孟德斯鸠:“当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独裁就不可避免,自由就荡然无存。”
(19)、●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曾国藩
(20)、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过写日记的经历,我们写的时候也跟曾国藩以前一样,不连贯,不能一直坚持;像流水账,都是碎碎念;在日记中对自己提的要求,做不到。
(1)、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2)、道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直自律,而不是他律。罗翔老师告诉我们的及时行乐人生金句(篇二)所以你才会真正的意识到,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导致了人间地狱,凡是想在地上建立天国的,最终,都是通往人间地狱。
(3)、曾国藩通过了调查,这个人的祖父曾做过湖北巡抚,是一个大贪官!
(4)、唐鉴告诉他,这样的记法是不对的,日记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反省自己。要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细节来改变自己。
(5)、●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曾国藩
(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7)、坚持阅读经典,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走出我们固有的平庸与傲慢。
(8)、集思广益的前提是对有价值的看法而言的,而有价值的看法往往不会很多。《淮南子·人间训》:“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参与决策的人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低层次的智慧累加并不能产生高远的智慧,所谓“众谋则泄。”
(9)、好好儿利用你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海伦·凯勒
(10)、再次出山后,曾国藩处事风格大变,对待别的官员,说话委婉温和,不再疾言厉色。
(11)、身家安宁,死后备极哀荣。成为忠臣名家之典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继续光照后人。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